創造現代化、人性化、生態化的診療環境是醫院建筑設計的趨勢,而人性化的診療環境設計除了需要采用綠化、色彩、材質等手段外,還應考慮到自然采光與通風的影響,這不僅是順應時代的需求,還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。
對于醫療建筑而言,合理組織不同功能空間的自然光,增加空間的通風性,創造有益于醫務人員與患者身心健康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。因此,醫院建筑設計時,要盡量利用良好的自然光照和通風條件,滿足患者接近陽光、接近大自然、盡快恢復健康的愿望。
自然采光和通風的重要性
1、實現人性化設計
患者需要更多的關懷、陽光……因此,醫療建筑的空間不應被隔絕,要與自然、與人有一定的聯系,這對患者的診治和康復有著積極的作用。比如,病房設計中采用落地大窗來引入陽光,一些完全開放的“私密空間”吸納著大自然的一切,山與水、風和光、泥土和空氣,這些能給患者積極的內心體驗和良好的就診體驗。
2、改善室內的空氣品質和光線
改善空間環境的空氣品質,除了提高綠化覆蓋率、遠離城市交通要道、減少院內車輛流動以降低空氣中的含塵量,提高院內環境空氣的潔凈度之外,還要使室內空間有足夠的換氣量,不斷補充新鮮空氣,這就要求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風條件。
3、促進病人身體康復
只有合理組織各不同功能空間的自然采光和通風,獲得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自然采光,才能創造有益于病人身心健康的醫療環境。而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風,不僅可以節約能源,還可以使病人及醫護人員獲得輕松愉快的心境。
不同醫療空間環境的采光通風設計
1、門診大廳設計
門診大廳是醫院門診部公共空間的第一部分,也是人們進入醫院的第一個空間,給使用者帶來醫院的第一印象,而且具有人流量大、集中且復雜的特點。
現代醫院建筑門診大廳是聯系門診其他功能空間的重要部分,如果不注重大廳的空間環境設計,如果缺乏人性化設計會造成大廳內空氣污濁、光線昏暗、人流擁擠疲憊等現象,從而加重病人的心理負擔,影響醫務人員的工作情緒,因此,門診大廳設計時,應利用太陽光(自然光線)來照明,不僅使空間充滿生氣與活力,還能讓人有接觸大自然的感受,從而心情愉悅。
2、診療區、候診區設計
由于醫院自身的特點,各種各樣的污染源容易集中在這些區域當中,因此就有必要采取預防措施使病人和醫護人員免受傳染。診療區和等候區的設計中,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,以使空氣排放到外面而不是回到空調循環系統中;污物積存區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風,并相對外界保持負壓,避免污染與人為的擴散。
此外,候診空間的光線對患者的情緒也起著重要的作用。比如,可采用廳廊式二次候診,使自然光線由落地的玻璃窗照射進來,形成非常明快的候診環境,既能穩定等候患者的不良情緒,又能提升就診體驗。
總而言之,無論是診療區還是候診區或其他公共空間,都應開敞明亮,舒適宜人,這樣才能緩解或消除病人焦慮緊張的心理。
3、病房設計
多數醫院的病房朝南向,主要目的是為病人及醫護人員提供充足的日照,此外還可以通過設置日光室、日光廊室外庭院、內庭院和屋頂花園獲得充沛的日照。而在病房的采光通風設計中應注意以下事項:
首先,要防止眩光。醫院主要用房的窗地比應滿足設計規范的要求,但也不宜過大,應爭取良好日照的同時,防止室內眩光。
其次,是安全問題。有些醫院出于對患者的安全考慮,窗戶只能打開20cm左右,雖然滿足了采光要求,但卻不能滿足通風需求,尤其在炎熱的夏季,僅靠空調來解決問題,會產生很多不良的后果,如“空調綜合癥”等。因此,病房設計時,應注重安全和舒適兼顧。
再之,是人工光源的選擇。如果不能滿足自然采光的條件,那么應使用親切柔和的人工光源。醫院各功能用房,應力求光線柔和,接近自然光線,照明方式不應給患者造成不便,如產生炫光等,盡可能創造一個舒適宜人、安靜自然的休養環境。
合理地將自然光引入醫療空間,并保持良好的通風性,是現代醫院建筑設計需要重視的一大內容,這不僅能營造良好的就診環境,給人安全感和舒適感,還能提高患者的就診體驗,以及提升醫院品牌形象。